原标题:“90后”女集输工捧回全国荣誉,她是怎么做到的?
(资料图)
4月3日,采油三厂第八作业区北十五联合站集输工宋佳正在集输泵房,与青年“创新联盟”成员一起研究离心泵机组轴承高温报警装置。
宋佳向记者介绍说:“这一设备投入使用后,可达到节约人工成本,实现集输泵房无人巡检、无人值守的状态。”
就是这名“90后”女集输工,刚刚捧回了“全国五一巾帼标兵”荣誉。她是怎么做到的?
敏而好学,锻造过硬“真本事”
“当个有本事的好工人!”这是宋佳初戴宝石花时许下的诺言。
集输一线岗位工作,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!第一次更换压力表,就给刚参加工作的宋佳上了一课。她手忙脚乱干了一上午,也没把表盘拧上。
“小丫头,这不是你能干的活。”师傅一边帮她安装压力表一边说。
“没有硬技术,谈什么真本事!”宋佳暗下决心。从此,轰鸣的泵房、繁杂的阀组间里,总少不了她倔强娇小的身影——
师傅上罐,她比师傅爬得还高;
更换阀门,连男同事看着都打怵的“铁疙瘩”,她说扛就扛;
维修加热炉,她第一个爬到烟囱上调整烟道挡板……
为了尽快提升理论知识,她白天围着设备拼命琢磨,晚上追着书本刨根问底。每遇到一个疑难杂症,她都一一记下,有时间就拿出来反复揣摩。她整理的现场记录,摊开来能铺满整个房间。
凭着这股子韧劲,宋佳迅速成长为班里的“多面手”,“小丫头”也变成了同事口中的“宋师傅”。
在苦练本领的同时,宋佳还珍惜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,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、技术比武,自学采油、维修等其他工种的专业书籍,写下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。
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!2017年,宋佳被推荐参加集团公司技能大赛,从4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,获评集团公司优秀选手;2018年,她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;2019年,她一举拿下油田公司“秀绝技、展绝活、亮绝招”擂台赛银牌。一次次的历练,让宋佳逐渐成长为集输岗位的行家里手。
解难求索,练好创新“硬功夫”
知识学进来,更得用出去!2020年,集团公司举办“首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”,也开启了宋佳的创新之路。历时200多天的备战,宋佳和队友带着自己研制的《内循环式防冻防喷装置》成果登上大赛舞台,一举拿下了工程技术类银牌。
宋佳不仅能干活,几年大赛的积累也让她越来越会干活。“巡检路线如何规划更合理?”“生产数据哪个算法总结最快?”“工具怎样革新工人更省力?”……宋佳把生产难点作为攻关的方向,问题在哪儿创新就到哪儿。
为了解决离心泵维修保养成本高的问题,宋佳利用休息时间,跟着修泵师傅挨个中转站跑,在闷热嘈杂的泵房里一待就是一小天,看结构、学原理,画图纸、跑车间。一点点数据的偏差,她都要推翻重来,经过几十次的实验、改进,最终研制出《离心泵机组找正装置》。此创新成果在全厂推广应用,年节约经济效益60余万元。
去年,作业区“师带徒”活动启动,宋佳拜油田革新明星程延庆为师。在师傅的指引下,宋佳将想法一一变成创新成果,其中研发的多功能反向锤获油田公司技术革新二等奖,累计创效百余万元。
参加工作11年来,宋佳研发技术革新成果26项,申请专利10项,解决生产难题20余个,参编技能类书籍5本,发表论文16篇。
勇挑重担,匠心书写“石油梦”
去年,宋佳被聘为油田公司最年轻的集输工种首席技师,还获得了“油田工匠”“新时代青年先锋”等称号。
“一个人也许会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一定能走得更远。”宋佳用无限的创新热情影响和带动着身边人。
她总结出“321”岗位创效提升法,达到学习提升效果最大化。她梳理了自身成长经历,形成近万字的调研报告。依托数字化建设需求,以宋佳为牵头人的采油三厂“创新联盟”应运而生。“创新联盟”与劳模工作室形成联动效应,成为高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的广阔舞台。
宋佳像一颗火种,点燃了身边新时代岗位员工的石油梦,引领和带动大家投入到为企增效的热潮中,切实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接续力量。
执着!拼搏!宋佳扎根一线,以匠心致初心、以初心致未来,在精技创新的路上展现着新时代青年女工的新光彩。
文字〡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丽杰
图片〡通讯员 田斌
Copyright 2015-2022 大西洋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