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房产

观焦点:年后订婚居多,结婚大礼要注意哪些?

来源:曾仕强 发布时间:2023-02-06 09:22:10
文/郭加彩

新年过后,订婚的情侣居多。

未婚情侣趁着新年期间祥和欢快的氛围,双方家庭互相定下结婚的事宜。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有一个必需的环节,便是结婚典礼。

很多家庭对结婚典礼十分重视,但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并不能全面了解。


(资料图片)

今天易友信箱结合曾仕强教授《坤道》里的一些观点,为易友做出解答。希望易友能够通过学习,借鉴传统婚俗,顺利完成结婚大礼。

曾仕强教授讲过,中国人结婚通常会请众多亲朋好友前来参加,目的有两个:一方面结婚意义重大,大家共同祝贺,并予以见证;另一方面结婚需要开销,亲朋以送礼金的方式,帮助减轻部分经济压力。

现在收礼成了一种敛财方式,送礼变为一种经济负担,是对原本良好用意的扭曲。

在目前的现实当中,对传统婚俗用意诸如此类的曲解还有很多。但是,坦白讲传统婚俗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的。

针对结婚大礼需要注意的事项,这里也分享三条建议。

1

订立婚约利于互动考验

一般来讲,中国人结婚之前会先订婚。

一方面,男女在婚约之下,可以持续地进行正常交往。两人进出彼此家门也会比较方便,可以多方面了解对方情况。

另一方面,两个家庭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多多往来。同时双方为了表示诚意,还会交换信物,以作凭证。

互动是最实际的考验。双方家庭和个人经过一个阶段的互动,认为方方面面都确实般配,再来商量日期予以完婚。这个过程可以是三五年,也可以是三五个月,一切合理就好。

建议易友,结婚之前,两个家庭要多互动,给自己一定的时间考察对方的家庭和家风,深入了解以后,看看对方家庭适合不适合结婚。

如果认为真不合适,双方可以解除婚约。订婚以后解约,好过结婚以后离婚。

解约总是比较容易的,起码伤害比较小。如果感觉适合结婚,就要商量结婚具体的细节,为顺利完成婚礼做出充分准备。

2

相互尊重协商婚礼事宜

结婚之前,男方最好请个正式的媒人,到女方家里去提亲。

这不但表示一种尊重,也便于双方的沟通。因为有一些话,两家不方便直接讲,可是不讲又无法确定安排,所以透过提亲的人来讲比较稳妥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关于婚礼的时间、地点、程序、礼物等问题,双方家庭要认真交换意见,否则容易在典礼上当场出洋相。

任何事情都要有主有伴,其中一个主导,另外一个配合。如果两家各有主张,势必乱成一团。

建议易友,婚礼前,双方要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,婚事基本上还是以男方家庭为主,但要充分尊重女方意见。其实,只要门庭相当,普遍都会认同这种观念。

此外,两家人在一起意见要达成一致,避免因为意见不同而引发问题,这就需要有合适的中间人进行沟通,让双方家长能对婚礼达成满意,这样婚礼才能顺利。

3

选择黄道吉日

重视双方父母

结婚是人生大事,一定要选黄道吉日。

其实黄道吉日很容易找:站在双方的立场来考虑,哪一天两家都说好,都觉得很适合,那就是黄道吉日;站在亲友的方面来考虑,不冷不热又是个休息日,大家都方便来祝贺,那就是黄道吉日。

国庆日、劳动节等,不仅有纪念意义,以后还容易记。

建议易友,在结婚日期上,两家意见要一致,只要每一个人都凭良心,天天都是好日子。

谁都不否认,新郎新娘是结婚的当事人,但中国人结婚的时候,婚礼的主角也绝不是新郎新娘,而是两家的父母。

父母会利用婚礼的机会,把所有与自己家庭有关系的人统统请来,郑重地拜托来宾:这是我们的儿子儿媳,他们今天终于长大成人了,恳请大家以后多多栽培和照顾。

建议易友,父母也是婚礼的主角,婚礼上也多以双方父母为主。很多来宾,新郎新娘不一定认识。趁结婚的机会,让大家都知道你们是一家人,只要父母健在,就永远替子女着想。所以,子女在婚礼上也要多重视父母的感受,这样婚礼才更有意义。

此外,想学习更多婚恋知识,建议看看曾教授的书《坤道》,听听曾教授《爱情与婚姻》等相关课程,通过学习,让家庭更幸福,生活更甜蜜。

易友们,如果您生活中遇到困惑,易友信箱欢迎您的来信。

我们会给您专业的解答,会让您在学习中不断成长,帮您尽快走出困惑,迎接更美好的生活。

排版:周天明

如果您有什么困惑

识别二维码,立即提问

孩子?

46.4岁孩子爱哭爱闹还动手打人,家长该如何教育?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西洋晨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